国家级,盐城+4!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认定结果公布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认定结果,江苏32个地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其中,盐城4个县(区)上榜,数量苏北第一,全省第二,分别为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阜宁县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教育资金统筹力度,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202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11191万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5.1%,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650元/年,达到省定标准。近三年累计投入31587.17万元用于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 持续扩容普惠性资源。“十四五”以来新建幼儿园6所,改扩建15所,新增学位2500个,另有3所幼儿园在建,可提供新增学位810个。全县公办园覆盖率从2021年的51.57%提升至65.01%,提升了13.44个百分点。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五同步”管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均办成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园,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公共服务网络惠及全区。 迈入课程改革快车道。不断深化县域课程实践,形成了“专家启航、问题导航、实践探航、教研领航、专业续航”的课程改革行动路径。坚持专家引领,邀请南师大专家团队对全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进行整体指导、持续跟进。坚持课题深化,以2个省级规划课题为载体,通过系统研究助力课程建设中共性问题、难点问题的解决。坚持扎根现场,常态化开展沉浸式教研活动,聚焦班级观察,强化过程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师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坚持片区联动,通过项目领衔、轮值研讨,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实现交流合作、融合互补,推动全县幼儿园课程质量整体提升。坚持共研共享,举行园长沙龙、教研叙事、主题论坛、课程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教师之间、幼儿园之间互学共享,拓宽课程视野,提升专业化能力。 射阳县
着力政策聚焦、资源聚集、力量聚合。设立学前教育质量奖,全力保障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推动财政投入、教育资源向学前教育倾斜、向农村幼儿园倾斜、向学前困境幼儿倾斜。先后投入10多亿元,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实现学前教育公办资源“扩容升级”。目前,全县学前毛入园达99.4%,在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幼儿占比达98.9%。 坚持创建驱动、龙头带动、课改撬动。射阳县以优质园创建为引领,新建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手拉手、并肩走”结对行动,实行老园帮新园、强园带弱园,通过集体诊断、专家指导等方式全方位为创建园“把脉问诊”。目前,全县省优质园34所,市优质园15所,在省市优质园就读幼儿占比达100%。以县城4所省优园为龙头,组建四大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实行资源联合、科研联手、信息联网、特色联创、品牌联树,事业发展统一规划、特色打造统一建构、保教活动统一安排、教研教改统一运作、教育资源统一共享。构建三级教科研网络,以课程游戏化为抓手,推动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先行先试,坚持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放大项目园辐射效应,构建起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全面涵盖幼儿发展领域的课程体系和以课程游戏化为核心的保教质量评价体系,推进课程游戏化落地生根。2023年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在省级评估中获得优良的好成绩。 实施头雁培养、队伍拓源、专业强基三大工程。射阳县通过省优园选派、公推公选等方式,采取全过程参与筹建、全方位适岗锻炼等超常规举措,培优建强园长队伍。按照“合格—优秀—知名”的梯度,创造机会,创设条件,创新载体,优先满足园长成长需求,加快培养使用步伐。创新招录机制,拓宽招录渠道,采取面向社会人员公开招、走进高校现场招、乡村师范生培养计划定向招,多渠道补充学前教育师资,近几年来,全县公办幼儿教师增至504名,增幅达252.2%,目前公办园师生比为1:12.9,编制教师的师生比达 1:15.8。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依托博士工作站、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高校培训基地,构建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服务平台。
建湖县 落实政府主导,公办幼儿园资源供给强。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原则,统筹布局公办幼儿园。“十三五”以来,新增公办园5所,新改扩建公办园6所。全县共有幼儿园44所,其中公办园33所,县城17所、农村16所,全部是省优质园,公办园覆盖率达67.55%。积极实施城乡公办园新改扩建工程,配齐配足园长班子,加强事业编制教师配备,保障公办园可持续发展。 加强经费投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高。建立公民办同步管理、共同发展的机制,出台《建湖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细则》,共认定普惠性民办园9所,按公办园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给予扶持,近年来共拨付800.8万元。目前我县共有在园幼儿8384名,在公办园入园幼儿5663名、在普惠性民办园入园幼儿2512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7.51%。 注重创建提优,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高。高度重视幼儿园创建提优工作,坚持“能创即创”“新园必创”的原则,各幼儿园不断加大投入、强化队伍、科学保教、提升内涵,积极争创省市优质园。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44所,其中省优质园41所、市优质园3所,省市优质园覆盖率100%,省优质园覆盖率96.78%。 推进课程改革,县域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强。课程游戏化建设做到“全类覆盖、全员行动、全力推进”,成功申报省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经验文章在《早期教育》发表。5所幼儿园创成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申报1个省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立1个县级名园长工作室、4个县级名师工作室,组建 6个市、县“四有好教师 团队”。7所幼儿园先后承办全县“家庭教育指导直播课”,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政策,传播科学育儿理念与知识,坚决杜绝“小学化”行为,共同保障每个幼儿健康成长。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学前教育发展基石。构建“引育并举”师资培养体系,专任教师本科率近90%,持证率100%。通过“三航工程”“五级梯队”培育机制和市级名师工作室等平台,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骨干教师42名,荣获省市级教学竞赛奖项18项。同时,打造师德建设“双保险”机制,实施准入审查、动态监督、榜样引领三大行动,建成区级“四有”好教师团队,保持师德问题“零投诉”。 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办园质量稳步提升。深耕“一园一品”特色发展,巧用乡土资源,推进特色园所建设,打造“香花香草”等温馨育人场所。创新“五域共进”课程模式,8个区级游戏化项目百花齐放,其中省级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为盐城市当年唯一区域建设项目。此外,积极构建“三维联动”幼小衔接体系,开发区幼儿园与实验学校结对入选全省首批试点,形成可复制的衔接样板。 加强督导评价,为学前教育保驾护航。创新“责任督学+驻校督学”双轨督导机制,19名督学通过“月督导+专项查+年度评”实现闭环管理,全面强化对幼儿园办园行为、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监管,做到“不漏一所、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近两年共发现问题12条,提出整改建议8个,通过现场督办、限期整改和约谈负责人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销号。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构建起覆盖办园行为、保教质量的全链条评价体系,推动区域学前教育从“达标”向“优质”跨越。